个人简介
龙家杰,男,教授,博士生导师,入选第13批江苏省“六大人才高峰”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。本科就读于西南大学,硕士毕业于天美传媒 染整工程专业, 博士毕业于日本福井大学工学部生物应用化学科物质工程专业。曾任香港理工大学研究员(兼)。主要从事染色理论化学、超临界流体无水生态染整、低温等离子处理、光催化等节能减排新技术及新理论研究,以及纺织印染等废水深度处理及中水回用技术、环境中痕量物质的电化学分析新方法及新技术等研究。曾为日本分析化学学会会员(2004~2007),美国化学学会(ACS)会员(2012~2015);现任苏州市印染学会会员,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会员及染整专业委员会会员、毛纺专业委员会会员等。担任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, Dyes and Pigments, Coloration Technology,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,RSC Advances,Industrial &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,Green Chemistry等20余家国际及国内期刊审稿人和撰稿人。
作为主持人承担的项目主要有国家自然基金、江苏省自然基金、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(工业部分)、江苏省创新与成果转化项目,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发项目,以及企业委托开发等各类项目30余项。在国内外刊物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英文、中文核心等研究论文100余篇。以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80余件,其中中国发明专利60余件,国际发明专利(PCT)27 件;获授权中国内地发明专利60余件、实用新型10件(含台湾地区1项);获授权美国、日本等国外境外发明专利20件。实现16项专利成果转化。参编国家级专业教材、重点图书4部。创建了天美传媒 无水染色协同创新中心、无水纤染产业化基地、无水匹染科研基地、无水染色908智能装备研究所等多家科研平台。
研究方向
[1] 染色理论化学;
[2] 超临界流体无水生态染整新技术及新理论;
[3] 低温等离子技术;
[4] 光催化在纺织品染整中的新技术及新理论;
[5] 纺织印染等废水深度处理及中水回用技术;
[6] 环境中痕量物质的电化学分析新方法及新技术等研究。
荣誉及获奖情况
[1] 2013年香港桑麻纺织科技基金会科技奖二等奖,排名1;
, 85-94. (SCI(E), II 区,IF5.715, 2017)
, 746-756. (SCI(E), II 区,IF5.715, 2017)
[25] Jia-Jie Long (*),Chuang-Long Cui,Yan-Qin Zhang,Guo-Hao Yuan,Clean fixation of dye on cotton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with a heterogeneous and phase transfer catalytic reaction,Dyes and Pigments,2015,115:88-95 (SCI,II 区,TOP期刊;IF 4.055, 2016)
[26] Shen Ming,Wang Ling,Long Jia-Jie (*),Biodegumming of ramie fiber with pectinases enhanced by oxygen plasma,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,2015,101:395-403. (SCI,II 区,IF 4.959, 2016)
[27] Shen Ming,Wang Ling,Chen Feng,Long Jia-Jie (*),Rui Yan-Nian,Effect of low-temperature oxygen plasma on the degumming of ramie fabric,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,2015,92:318-326.(SCI,II 区,IF 4.959, 2016)
[28] 赵涛.《染整工艺学原理》(下册)(“十一五”教材),中国纺织出版社,2009.05.(参编)
[29] 程万里.《染料化学》(“十一五”国家级教材),中国纺织出版社,2010.02.(参编)
[30] 陈国强.《丝绸术语辞典》(“十二五”国家级重点图书),中国纺织出版社,2017.11.(参编)
国际交流与合作
2004年10月至2007年9月,于日本福井大学工学部生物应用化学科攻读博士学位;目前主要与日本国立福井大学、福冈工业大学、香港理工大学等保持国际(地区)交流与友好合作。
其他信息
主讲本科生课程有《纺织品染色工艺学》、《纺织品印花工艺》、《皮革工艺导论》、《色彩学与颜色测试》等;主讲研究生课程《纺织品生态染整与节能减排》等。迄今为止指导博士、硕士研究生30余名。
联系方式
Tel:0512-67164993;Email:[email protected]